
STEM 活動
課程專注發展學生的STEM能力,並啟發他們對科學學習的興趣與好奇心。活動會結合其他科目,把知識有系統地組織起來,學習並應用於生活中。

科學

3D

編程

機械
科學
以不同單元作為背景,以簡單趣味的科學DIY及生活小實驗,讓學生明白當中的科學原理。並讓同學發揮創意和想像,在活動中探索更多。


3D
以VR(虛擬實境)和AR(擴增實境)讓學生置身於不同的場景之中。並透過使用不同程式架設場景,提升學生對課程的興趣。
編程
編程課程適合各年齡的學生學習,從課程中提升學生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課程不只於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法,而是讓學生發掘更多解決方案,創造更多可能。


機械
課程中學生由拼砌機械人到編程,搭建場景及測試效果都一手完成,當中導師會教授及指點,並讓學生不斷嘗試及修正,從而提升學生的創意和解難能力,對於完成品亦會感到滿足感。

我們的課程
課程注重愉快學習,把生活中會接觸的事物放入課程之中,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慾,主動探究課程內容,正面地培養他們對學習的興趣。
學生透過在課堂上製作作品,並嘗試了解課堂目標及過程,加以應用在課程甚至生活之中。讓學生有更多思考及解難的機會,也鼓勵學生不斷嘗試,從錯誤中學習,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及思考解難能力。
我們相信
樂
歷
快樂體驗 經歷成長
樂歷科技教育中心 - STEM科技教育團隊設計了多樣性的課程,
籍此提升青少年對科技項目的興趣,以提昇其學習動機。
願景
vision
帶領香港的STEM教育普及至全民響應
使命
mission
持續創新的STEM項目帶領風潮
快樂學習是STEM教育中重要一環
價值
value
STEM
Design Thinking
到校課程
設計思考計畫核心
1
1
學生定義可能社區或社會上發生的問題及需求的能力
2
1
1
使用技術為這些問題創造解決方案的能力
3
通過點對點指導和基於團隊的活動創造良性循環
課程結構基於以人為本的設計 (HCD) 概念,可在最短 2 天和最長 8 週內完成。具體取決於上課時間和所選課程結構,包括課後計劃、每月研討會等。
階段性激發學生
1
同理心
2
定義問題
3
構思
4
原型
5
測試
同理心和定義問題階段:學生與同學互動,了解社區對可持續發展目 標相關的挑戰及問題。課程利用學生對社區 的認識,讓他們參與相關的 STEM 活動。
構思和原型階段:學生以個人或合作方式思考解決方案,並使用反饋 來代替原本的設計。之後,學生展示一個設計矩陣, 描述方案的限制,並接收來自同學的反饋。
測試階段:學生向學校和同學展示產品原型,就像一場科學博覽會。
而 IDEO 的執行長 Tim Brown 也曾在哈佛商業評論提出最初衷的定義:
設計思考是以人為本的設計精神與方法,
考慮人的需求、行為,也考量科技或商業的可行性。
「中學IT 創新實驗室」計劃
2020/21–2023/24
每間中學資助金額高達
$100萬
中學IT創新實驗室計劃是政府為激發中小學生對科研的興趣而提供給各校的資助。
各校可以購買科技設備,例如電腦等去協助機械人編程教學。
同時,各校可以提供STEM到校課程,如AI,機械人編程,智慧城市等。